礦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經濟繁榮及社會發展的基礎物質保障。2019年,全球整體經濟在貿易保護主義及部分國家地區政權動蕩沖擊中,風險有所上升,國際貿易投資放緩。貿易壁壘的增加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繼續削弱了經濟增長。全球經濟發展日趨復雜,全球礦業仍然處于深度調整和轉型中。
一、
全球礦業在復雜經濟形勢中蓄能轉型
國際貨幣組織(IMF)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全球經濟處于同步放緩狀態,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經濟體。IMF不得不再次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3%,這是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慢增速。同時,2019年上半年的貿易額增長已降至1%,是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19年貿易和發展報告》顯示,即使忽略最壞的下行風險,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率也將從2018年的3%降至2.3%。一些大型新興經濟體已陷入衰退,而一些發達經濟體距離衰退也僅一步之遙。
2016年以來,礦產品價格整體有所回暖,礦業公司市值總體呈現回暖趨勢,投資人對礦業信心也有所提振,主要大型礦業公司股價回升。2019年,受中美經貿摩擦、地緣政治沖突加劇的影響,全球礦業潛滋暗長,蓄能轉型。
一是礦產品需求發生分異。從礦種看,全球煤炭、鐵、鋁、鉀鹽等化石能源與大宗礦產資源需求進入低速增長期,供大于求,市場關注度有所下降。清潔能源與戰略性新興礦產需求持續增長,勘查開發、并購活躍,愈發受到各國重視。黃金價格在動蕩中大漲。
二是世界各國礦業投資環境發生分化。發達國家放松礦產資源政策,而部分發展中國家則普遍提高對礦產資源開發收益的訴求。美國堅定推進能源資源獨立,改善國內關鍵礦產資源的“準入”政策,加強本土及海外關鍵礦產資源開發。歐盟提出加強區內礦產資源開發,強化關鍵礦產穩定供應。日本促進國內資源回收利用、節約替代、金屬儲備,強化海外資源獲取能力,提升資源多元化保障能力。澳大利亞加強環境恢復治理和環境敏感區礦業活動管理。菲律賓、老撾礦業政策收緊。剛果(金)、坦桑尼亞、贊比亞等部分非洲國家增加本土礦業權益。
三是世界大型礦業公司結構調整。2019年以來,全球礦業受貿易保護主義和資源民族主義的雙重挑戰,國際礦產品價格由快速回升轉為大幅下跌,全球礦業資本市場受挫。國際礦業巨頭更加注重風險管控,推進戰略收縮和轉型發展。為應對礦業市場下行風險,必和必拓、巴里克黃金、美國自由港麥克莫蘭等國際大型礦業公司逐步“回歸本土”,不斷剝離處于開發前期、高成本、高風險的非核心項目,聚焦稟賦好、成本低、現金流充裕的礦山項目。布局金、銅等抗周期、抗風險礦種,剝離傳統礦產,加快推進業務結構優化調整。
四是世界礦業公司重組與并購加劇。綜合典型并購案例,并購標的的選擇更注重產業鏈的延伸、經營風險的分散及優質資源的戰略儲備。在國內擁有亞洲最大的鉬礦床、中國最大的單體白鎢礦山的洛鉬集團在2019年7月完成了對瑞士路易達孚金屬公司(IXM)100%股權的收購。美國紐蒙特礦業公司收購加拿大黃金公司股份總交易價值100.1億美元。中國鉬業股份有限公司出資11.4億美元收購剛果民主共和國坦克帆古魯米礦24%股權。澳大利亞紐克雷斯特礦業公司通過合資協議收購加拿大雷德克里斯,交易價值8.1億美元。天齊鋰業2018年底宣布以40億美元收購全球第二大鋰業生產商SQM。
德勤咨詢公司的大數據分析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球礦業公司并購額同比增長36%。其中,加拿大鉀鹽公司和阿格瑞姆以180億美元完成合并,此次交易額占同期全球總交易量的45%。稀土與鋰資產并購額同比增長22%。鋼鐵、煤炭和黃金交易繼續占據主導地位。2019年以來,金礦的交易重新占據主導地位,占60%的水平。
從交易區域看,近3年的并購交易熱點集中在亞太地區。同時,澳大利亞的并購交易也維持在熱點狀態。赤峰黃金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采礦業海外并購國別多集中于礦業政策穩定、風險偏低的國家,如澳大利亞、加拿大,亞太地區投資數量占到51%。
今年以來,全球央行紛紛轉向寬松,美聯儲從今年7月開始已連續3次降息,為其他國家打開寬松的機會窗口。寬松貨幣政策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全球經濟,同時為礦業發展注入能量。
二、
全球礦產品需求重心或移位亞洲
全球資源消費周期受經濟周期和工業化周期雙重影響,每一個周期轉換都與大國或地區工業化有關。當前,隨著主導全球資源消費的中國及部分經濟發展迅猛的亞洲國家步入工業化中、后期轉換時期,全球資源消費又一次面臨周期轉折的十字路口。區域需求結構調整帶動全球礦業重心轉移,亞洲或將成全球礦業發展的增長點。
我國經濟增長正從高速向中低速穩步過渡,目前占全球鋼、銅、鉛、鋅等消費總量 40%~50%的數字或將進一步降低,資源需求增速也會隨之減緩,但需求基礎數量仍然較大。
2019年,中國經濟在國際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以6.1%的經濟增長率證明,中國仍然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快的國家,對全球經濟的貢獻超過28%。中國經濟發展對支撐全球礦業發展的動力仍然不能低估。
印度是繼中國之后亞洲最大的工業化大國,雖然目前經濟增速尚緩,較低的資源消費份額在短期內對全球資源消費增長貢獻不大。但是長期來看,隨著印度及其他亞洲區發展中國家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包括印度在內的整個東南亞區域有望成為全球礦產資源需求增長新引擎。
近年來,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在經濟社會領域的發展十分突出。東南亞地區國家的人口占據了全球總人口的近1/10,且快速增長的經濟正在全面重塑全球經濟和能源資源需求格局。
2018年,中國、印度以及東盟國家的鋼、銅、鋁消費總量占全球比例分別為59%、59%和61%。此外,東南亞地區也是世界上最活躍的能源市場之一,盡管在遭遇一波又一波的經濟和政治困境中消磨了其需求增長的潛質。隨著東南亞地區持續以驚人的速度城市化,預計未來這一地區的人口、能源需求等將出現巨大增長。國際能源專家表示,東南亞地區將成為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費體。國際能源署(IEA)預測,未來,東南亞地區對能源供應、輸電和效率措施提升的投資需求將達2.7萬億美元的。
三、
戰略性新興礦產競爭激烈,正重構礦業結構
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部分戰略性新興礦產資源作用凸顯,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支撐。隨著全球經濟的融合與分化、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不可再生資源的長期剛性需求,這類礦產資源將越來越引人關注,成為新一輪金融投資的關注熱點。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全球60%的鈷產量掌握在國外少數巨頭礦商手中。目前,全球鋰資源消耗成幾何級倍數增長,地位日益凸顯,未來鋰資源的需求將更突出。
戰略性新興礦產既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又有較高的資源供應風險,是目前全球多個國家開展地質勘查和資源儲備的重要目標。因此,這類礦產資源也在全球范圍內再次掀起新一輪的競爭。
在跌宕起伏的中美貿易摩擦過程中,始終未曾脫離戰略性新興礦產這一核心。在美國擬征稅清單中幾乎涵蓋了稀土及相關產品。據USGS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稀土產品進口總量的78%來自于中國,其余22%分別來自于愛沙尼亞(6%)、日本(4%)、法國(4%)和其他(8%),但從日本、法國等地進口的稀土產品的初級原料來源于中國。
2018 年,美國宣布將擴大包括鎢、鈷、鋰、鈦、稀土等在內的35種關鍵礦產在國內生產,以減少對國外特別是中國和俄羅斯產的關鍵礦產進口的依賴。2019年9月,美國聯合剛果民主共和國、贊比亞、納米比亞、博茨瓦納、秘魯、阿根廷、巴西、菲律賓和澳大利亞等9個國家加入美國協助勘探和開發用于制造電動汽車的戰略礦產倡議,以減少世界對中國高科技產業關鍵原材料的依賴。
早在2015年,英國就發布了風險礦產清單,共41種礦產(組)。歐盟自2010年起就已經開始持續關注包括稀土、鎢、鈷、鎂、鉭等在內的14種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礦產資源,并持續針對其經濟重要性和資源供應角度進行研究,評估資源供應國對供應環境的約束和對供應持續性的影響。2017年,歐盟委員會針對這14種“至關重要”的礦產,提出了政策指導性意見,確保在面臨潛在短缺風險的情況下能完成資源可持續利用。
剛果(金)宣布將鈷列為戰略性礦產,將鈷、鉭和鍺礦的權益金比率上調至10%。我國支撐新技術的礦產目前有35種。其中,優勢戰略高技術礦產18種,短缺戰略高技術礦產15種,非金屬高技術礦產有石墨、螢石2種。
這些重合度較高的關鍵礦產清單,是全球不同經濟體對新一輪工業革命中誕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度認同,也是未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個國家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支柱性產業,這也意味著在全球經濟社會發展中,資源需求正在急劇轉變,礦業結構也在隨之發生重大調整。
四、
科技創新為礦業轉型發展提供新動能
隨著全球礦產資源開采領域的持續擴展,經濟效益的提升和安全環保意識進一步加強,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和礦山結合而生的“智能礦山”技術正在逐步成為全球礦業領域通過關注分析礦產品價格變化趨勢控制開采量和生產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2019年,洛陽鉬業首次將5G技術應用到無人礦山領域,對原有智能采礦設備進行基于5G網絡的升級改造。借助5G網絡的超高速率、超低時延的優勢,該公司徹底解決了礦山特殊復雜環境信號傳輸的技術瓶頸,實現了基于5G網絡的鉆、鏟、裝超遠程精準控制和純電動礦用卡車智能編隊運行。同時,洛陽鉬業位于澳洲的北帕克斯銅金礦擁有世界先進的自然崩落開采技術和無人火車運輸,成為國際惟一達到100%自動化程度的地下開采礦山。
加拿大國際鎳公司擬在2050年實現無人采礦,通過衛星操控礦山所有設備,實現機械自動采礦。力拓集團多年來傾力于“未來礦山”計劃,通過計算機控制中心開展無人駕駛卡車、無人駕駛火車、自動鉆機、自動挖掘機和推土機等裝備研發工作,志在西澳洲打造全球首個純“智能礦山”項目。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國際礦業研究中心10月份發布的《全球礦業發展報告2019》預測,未來,“綠色、安全、和諧、智能、高效”將是礦業發展的重大調整方向,前景向好。
五、
經濟短期動蕩仍影響礦業繼續深度調整
瑞銀資產管理資產配置董事羅迪近日表示,進入2020年,若全球地緣政治風險逐漸消退,配合各國央行推行的寬松貨幣環境,全球經濟或將開啟新的溫和復蘇。
從全球范圍看,IMF預計,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將推動2020年全球增長。2020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速將反彈至4.6%,其中一部分因素來自于之前低迷的新興市場復蘇,如阿根廷、伊朗和土耳其;另一部分原因或來自巴西、印度、墨西哥、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等國的經濟復蘇。IMF同時提示,經濟增長存在一些下行風險,如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可能會進一步擾亂經濟活動,并破壞新興市場經濟體和歐元區脆弱的復蘇。這或導致風險情緒突然轉變、金融中斷以及流向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資本逆轉。
從國內情況來看,不久前公布的11月份中國制造業的PMI數據為50.2,改變了過去6個月來中國制造業PMI低于榮枯線的情況,也側面印證了國家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協調、減稅降費政策在推動經濟穩定增長方面正在發生效力。
無論在全球范圍,還是在國內,經濟領域的“融冰復蘇”必然會傳導帶動礦業重新以樂觀態勢主動謀求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綜合來看,中國礦業短期基本觸底,全球礦業復蘇勢頭微現。但貿易摩擦、局部地緣政治沖突仍將持續,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全球礦業發展依然存在不確定性,仍將以震蕩調整為主。
本文刊登于《中國礦業報》2019年12月16日第A1版
作者:礦業界
鏈接:https://xueqiu.com/3007020654/137459788
來源:雪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